天氣異常、致命病毒不斷突變,現在雖然是世紀初,反倒比世紀末更像末日。那麼,假如明天就會死去,你希望留下什麼?你希望世人們在記憶中用什麼來憑弔你?

一首歌。一首能令人發光發熱的歌。這是《吉屋出租(RENT)》男主角的答案。劇中描寫了各種不同的人性試煉在工作上,要理想還是要錢?在愛情裡,如果另一半的某些特質與你扞格不入,你該忍讓還是要求對方改變?當然也包括前面提到的,如果就要離開這個世界,你想留下什麼?什麼對你才是真正重要,值得將你僅存的一點點性命燃燒殆盡?也許劇情有點誇張,但每個角色不向現實屈服的精神,面臨人生困境的絕望、掙扎,卻很真實地在每個觀眾心上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。

本片改編自名音樂劇《RENT》,當然也得面對「忠實改編名著」及「從音樂劇改編成電影」兩大挑戰。前者,我想導演是很成功的。除了刪掉幾首歌,幾乎整個音樂劇的布景台詞都被忠實地搬到電影中。至於後者,有人說這部片不是電影,根本就是MV組曲。沒錯,我也承認它的情節串接很弱,就電影來講是很差的。但當我們看《RENT》音樂劇時,難道情節串接就不弱嗎?導演頂多就是沒把音樂劇「真正改成」電影;他就是想原封不動地把東西搬進螢幕,所以整部片裡,你幾乎看不到攝影機的痕跡。那感覺自然到就像是你在一個離舞台很遠的位置,以致於必須透過望遠鏡(攝影機)來欣賞這齣戲一般。我想,作為「電影版的音樂劇」,這是很成功的。

此外,導演並不真的毫無創意,他還是使用了某些電影獨具的手法。故事裡有個生命支持協會,是讓愛滋病病友聚在一起互相關心打氣的組織。主角Angel就是協會成員之一。隨著病友們紛紛逝世,電影先是以逐漸淡去的人影代表人一個個地少了,接著再以慢慢旋轉的鏡頭拍聚會時圍成的圈圈開始出現缺口。這樣的呈現手法,的確加強了病友們那種「何時才能從惡夢中醒來」的無助情緒雖然,我們都知道不會,這是場醒不了的惡夢。

另外一段,比較冷門但卻令我印象深刻的,是主角們在地鐵唱「去哪兒都不會比在紐約更糟。」為富不仁,在這樣詭異冷漠的城市,什麼狗屁倒灶的事都可能發生,台灣、台北,不也正走向這途?有錢的人紙醉金迷、奢侈浮華,而一般的中下階級呢?被柴米油鹽逼得走投無路的人所在多有。因此他們唱「要到充滿陽光的聖塔菲的開餐廳。」對他們來說,那是一個烏托邦,一個讓生活充滿動力的夢想,是啊,他們什麼都沒有,但至少可以擁有夢想吧!

最後,我想《RENT》裡主角們面對問題時的答案或許不很實在,人生遠複雜許多,但那不是重點;被提出的這些問題才是我們該去思考的。也許死亡不像我們想像中的遙遠,只是那位全能的神沒像醫生那般殘忍,直接宣告你所剩的日子。走出電影院之後,我想我會更珍惜我的生命,就像電影裡的一句歌詞「No day but today!」。愛滋病、毒癮、搶劫、死亡、分手,這世界隨時可能在下一秒鐘變得面目全非,你能掌握什麼?只有今天,只有當下,就是現在。

歷史上的今天我還寫了

Average Rating: 4.9 out of 5 based on 293 user reviews.

無相關文章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